|
当前位置:写意生活 > 文化教育 > 文教资讯 > 文章内容 |
 |
大学校园里的特殊一族
|
在大学校园里有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残疾人,有的是贫困生,他们勤奋、拼搏的精神构建了大学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透过他们的生活逆境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日前,记者在西安采访了这些大学校园的特殊一族。通过此文让全社会来了解这些特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让全社会来关注他们的成长。
“我是孤儿,我要自强不息”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当听到这首歌时,张帆总是很伤感。张帆是西北大学九八级的本科生,他是孤儿。他有过同龄人没有经受过的精神痛苦,有的就是依靠坚强才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张帆出生于韩城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7岁那年,人生不幸落在了他身上,父母相继去世,从此他与姐姐相依为命。张帆感到最大的痛苦就是精神上的孤独。每到节日,他的内心世界就感到落寞,他渴望爱与被爱的幸福,有时控制不住情绪,就嚎啕大哭了。在他极度消沉之时,他在书中认识了高尔基,高尔基的思想深深地启迪鞭策着他。张帆决定要坚强地去生活,改变自己不幸的人生命运。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高三冲刺的那年,他常常点着蜡烛复习功课一直到深夜。后来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衰弱,一到晚上大脑就非常兴奋,造成经常性的失眠,在生活贫穷与精神痛苦的双重压力下,他依靠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1998年考入了西北大学。当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刻,张帆激动得泪流满面,心海澎湃激荡。在赶往西安的路上,他有一种兴奋,感觉从此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进了大学一定要发奋读书,为自己,为姐姐,为九泉之下的父母……
新的生活开始了,张帆对古老的西北大学很仰慕。短短几天就知道了这里的很多故事,贾平凹、雷抒雁、安启元这些从西大走出的名流使张帆对母校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也披上了一道神秘的色彩。此时的他坚定、乐观,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然而,生活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孤独使他困惑并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有一段时间他情绪低落,与初入学时那份心态,有了明显的差别。他每天愁眉苦脸,偏激、急躁、多忧,性格越来越趋于内向,他在那段时间里过着隐蔽的生活,使自己孤立了起来,有时还产生一些消沉的念头。
人生道路是充满风雨的,有的人在逆境中消失,有的人则在逆境中得到磨炼,前面是弱者,后面是强者。那么张帆的选择呢?在那段不快乐的日子里,张帆努力地使自己的情绪渐渐好了起来,读书的劲头也大了,对于学费问题,他尽量依靠自己解决。利用假期去打工当家教,通过勤工俭学不但解决了学费,而且给他增加了自信的力量。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他鼓励自己与不幸挑战,认真地走好自己的路,他说“我是孤儿,但我要自强不息。”
“妈妈,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
西北政法学院经济贸易系98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司马刚与他的哥哥(西北大学某系学生)读大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妈妈而读书。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念头呢?谈及此事,司马刚兄弟俩泪流满面地讲起了他们的妈妈,为了他们哥俩上大学,妈妈在西安租了间房子,吃苦耐劳,不畏严寒酷暑,靠拣破烂来维持他们的生活。
“世界上母亲是最伟大的,而我的母亲更伟大。”司马刚这样说道。在司马刚上高一的那一年,灾难降临到了他们家,他的爸爸被车祸夺去了生命,丧失亲人的痛苦,熄灭了往日幸福生活的希望。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便来到西安租间房子以拣破烂供助他们读书,每天起早贪黑,脚踏着三轮车,拖运多达二百多斤的塑料,有时骑不动就连推带拉,多次都由于绑得不牢而半路翻车。
光靠妈妈拣破烂赚来的钱供他们兄弟俩上学远远是不够的,母亲还在亲戚朋友中借钱。看见母亲那样的辛苦,他们兄弟俩都曾想休学去打工帮助母亲度过难关,妈妈得知他们的想法后,很生气地对他们说:“妈妈就是再苦再累,都要供你们读完大学。”说着妈妈伤心地哭了,他们被母亲的力量鼓舞了,决心要好好读书,如今兄弟俩靠勤工助学和妈妈一起维持他们的生活。
贫困生的爱情
李政,西北大学九九级某系的一名贫困生,老家四川省南充市。自幼父母不和,当母亲在南充城里另起炉灶时,他跟随父亲在老家农村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童年。
1990年春节前夕,李政随父亲来西安上学,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理所当然,他的学习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十年寒窗苦读泪,只待金榜题名时。”可1998年的7月对他来说是黑色的,他落榜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诸东流。
1998年9月,李政回到了家乡四川,在母亲那里开始了复读生涯。在此期间,一个美丽、善良而文静的女孩闯入了他的视野,很快他便喜欢上了这位姑娘。
回到西安后,那女孩可爱的身影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思念的心情难以形容。于是,他鼓足了勇气给那女孩寄去了思念与深情的表白。女孩每周都寄去一封嘘寒问暖和鼓励的信,终于和他牵起了爱情的手。
在爱情的支持、鼓励和他奋发图强的努力下,1999年的高考对他来说是可喜的,以高出重点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西北大学。他很想回家看看他心爱的人,可路费是个大问题,父亲每月二百元的工资,只能维持每月的生活,哪有多余的钱啊。于是他借了辆单车,去拾饮料瓶卖钱,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一百多元钱,如愿地踏上了回家的火车,见到了心爱的姑娘。
1999年11月29日,是李政二十多年来最难忘也是最高兴的一天,这天是他的生日,以往的生日,都是他一人孤单地度过,可那天女友千里迢迢赶来为他庆祝生日,同宿舍的同学还给他开了个生日晚会,他被深深地感动了。
如今,已进高等学府的李政,虽然肩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但他从不相信“富贵在天”的消极思想,他始终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努力拼搏,明天一定会更美好。采访手记
记者的采访结束了。张帆、司马刚、李政的故事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勤奋坚强,感情丰富。他们的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逆境中的拼搏者。他们渴望自强的同时,也渴望爱与被爱的幸福。他们面对不幸,勇于挑战,他们是生活的强者。自古英雄多磨难,在经历风雨洗礼后,他们会在苦难与不幸的磨砺中更加成熟,他们的自强改变了自己的不幸,也启迪鞭策着那些正在逆境中成长的青年。他们的顽强品质将是新世纪中华民族最可贵的财富,激励着自己,鼓舞着他人。 |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诺贝尔得主奈保尔谈论嫖妓再惹争议 ·泰国学子争考性学研究生 ·是谁让孩子如此懦弱? ·高考"大综合"难煞众学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