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写意生活 > 文化教育 > 文教资讯 > 文章内容 |
|
广东某大学惊爆“假教授”丑闻
|
复印机制造的“教授”
谁能想到,堂堂的广东某大学某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Y不仅公然剽窃别人的学术论文,而且连他的教授头衔都是假的。根据群众举报,校纪检部门最近揭开了Y造假的庐山真面目。Y为其劣行付出沉重代价:留党察看一年、行政职务及学术职务被撤消,并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
“副教授”复印成“教授”
Y是1996年被广东某大学作为“学术带头人”从内地某大学引进的。
Y于上世纪60年代从华中某大学某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内地某高校任教,工作兢兢业业,所讲授的课受学生好评,“文化大革命”后Y一直春风得意。198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取得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学校先后送他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讲学,1988年9月,他还被所在高校任命为外语系主任。Y没有辜负学校的信任,工作中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他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区人大代表。
1996年,广东某大学急需一位在某专业上教学科研能力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授做学术带头人,经某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推荐,当年6月广东这所大学派人专程到Y所在的城市“挖”Y。几经接触,Y同意到广东某市。
Y得知广州市有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特别优秀或急需的高层次专家、技术学科带头人,可采取辞、退、离职等形式前往该市工作,承认其原有身份,工龄可连续计算。而没有教授头衔的Y不符合条件,于是Y将自己的副教授任职资格证书上的“副”字用纸贴上覆盖,更改日期,复印成为“教授资格证书”复印件。同时,他还用同样的手段将写有“副教授”字样的“硕士导师聘书”复印成“教授”的“硕士导师聘书”复印件。本是副教授的Y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教授”。
1996年9月,Y来到广东,将这两份经过制作的复印件交给了广东某大学,声称:原学校不同意自己调动,教授资格证书和“硕士导师聘书”都被原单位扣住了。Y顺利地以“教授、学科带头人”的身份调入广东某大学,并当上了学校某系的系主任,2000年,还当上了某学院的院长。Y一错再错,在有关档案中,他都是填报:“1993年8月,经某省教育委员会审批为教授。”
复印机下的剽窃
到广东某大学后,很快就有教师向学校反映:Y的学术水平低,没有发表过高质量的论文,为校庆提供的科研成果目录查无出处。但Y没有因此而幡然悔过,停止他的造假行为。为了在科研上表现自己的水平,用事实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他变本加厉,直接盗用他人科研成果、学术论文。
2000年5月,学校举办科技成果展览,以学院为单位展出。Y为使自己展出的论文成果多一些,与其“学术带头人”的地位更相符,他再次使出造假的手段,将某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者名字覆盖上自己名字,复印变成自己的论文,与该刊物上和他同名同姓作者的1篇论文一起上报展出。
2001年10月,作为学科带头人的Y又在学院申报一硕士点时,继续冒用某核心刊物上与其同名同姓作者的论文。这一次Y没有能蒙混过关,校纪检部门及时发现了这一作假行为,通知研究生处及时撤回了这篇论文,避免了一起给学校声誉和学科建设带来恶劣影响的事件发生。(应广东某大学有关人士的要求,本文所涉地点、校名、专业等均隐去。)
对话
“假教授”谈为何造假
对于造假,Y自己有何说法?记者拨通了Y的电话,出人意料的是,Y爽快地答应了记者当面采访的要求。
“我复印教授资格证是没有办法的事”
记者:你是怎样来广东某市的?
Y:我是作为学术带头人被广东某大学从内地一大学引进的。在到广东某市之前,我在内地干得不错,1987年我评上副教授,1988年当上系主任。1987年到1996年,我先后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1996年4月份一天,广东某市某学院(某大学的前身)的一位院领导和人事处长,突然找到我家。他们说学校急需一位某学科的带头人,希望我能到广东工作。他们言辞恳切,而且希望我能够马上答应他们。我当时没有同意,因为我对某学院不了解,且我当时的教学、科研的环境都不错。此后,这位院长和人事处长不断打电话给我,劝我过去,帮某学院把某学科搞上去。我被他们的诚心感动了,1996年9月,我到某学院考察一趟,也觉得该学院的发展前景不错,于是答应到广东工作。我向所在大学的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领导表示不放我走。我将这一情况如实告诉某学院领导,该领导说,这没有关系,只要你愿意来,我们就能调你到广东某市工作。
记者: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复印教授资格证呢?
Y:我造假证是没有办法的事,学校领导一定要我提供有关正教授的证明才能作为特殊人才特殊引进,而我当时是副教授,与当时所在高校的关系也搞僵了,不能再回头了。而该市规定的特殊人才必须有正高职称。
记者:你有没有告诉学校领导你是副教授?
Y:他们没有问过我,照理他们应该知道,我在内地某大学虽然享受教授待遇,但公开身份仍是副教授。
记者:学校领导有没有要你造假证?
Y:学校领导说,反正应该怎么样办事情就怎么样办,尽量去办,缺什么证明就补什么证明。
记者:你当时缺教授资格证,所以你就复印了一份教授资格证,是不是当时没有这个证明你就来不了广东呢?
Y:也不是来不了,就是时间上可能会慢一些。当时是广东这边急着要人,我也决定来了,和原来单位的关系也闹僵了。我早过来对各方都好。
记者:你1987就评上副教授了,为何到1996还没有评上教授呢?
Y:其实并不是我水平低当不上教授,我1988年就当上硕士导师了,没有评上教授主要是因为一直在国外讲学,没有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我的职称外语俄语丢的时间太长了,一直没有时间复习。但如果我想当教授,花点时间补一下俄语,肯定没有问题,我的其他条件都不错。
(Y走进书房拿出三本书)你看,这些都是我的著作或译作,这本用英文创作的《××诗集》,国外的一位著名诗人评价很高,核心期刊《外国文学研究》上也有评论文章;这是我主持的比较文学研究所出的一本论文集;这是我重新翻译的名著《双城记》,这个系列还有《嘉莉妹妹》很快就要出,专家们认为我的译本更能体现原文的特点。你能说我不够教授水平吗?
记者:做了假证以后,有没有想到哪一天被发现呢?
Y: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我在国外的时间长,国外聘一个大学教授主要是看能力,而很少看其他的东西。更多时候我想来这里是做点事,凭我的能力我将某大学某系的教学科研搞上去。况且学校也聘了我做教授,给我发了聘书,我自认为我的水平也够得上教授。在我来之前,某学院某系的专业考试通过率只有28%左右,相当相当低,教师队伍也不行。我对教学进行了调整,一年半到两年后,通过率就上升到75%,第三年就到85%,现在已经达到了90%。这上了多大台阶啊。我作为学术带头人,还帮学校申请到了一个硕士点。我当系主任和某学院的院长几年,该校某学科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上了很大台阶,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记者:你不想别人知道你的“秘密”,一错再错,在档案里一再填“教授”。
Y:是的。
“这样做是为了集体利益”
记者:你到广东后有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过文章?
Y:以前有,但到这里来了以后确实没有。
记者:那你作为学术带头人,为什么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呢?
Y:我一直在想,核心刊物只有那么几家,为什么一定要去挤呢?况且现在的核心期刊上的文章80%都是东拼西凑的,不知所云,还有的是花钱买的。你说一篇文章连我们都看不懂,那这文章应该给谁看?其实就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搞懂。现在很多事情都颠倒了。如果曹雪芹还在,他也做不了教授,因为他没有论文啊。但曹雪芹会反问人们,我的一本《红楼梦》,有多少人在评论,我养活了多少人啊。任何东西的源泉都来自创作,我觉得创作是第一的,没有创作就没有批评。我要别人来评论我,我在这里所做的事,就是创作和翻译,搞些实际的东西。我绝不喝蒸溜水,淡而无味。
记者:那你拿别人论文署自己的名字是怎么回事?
Y:那次学校搞展览,院办公室有关人员说我论文少一点,问我怎么办。我说你怎么办都行。我就给她几篇文章,我说你随便搞搞吧。当时,纯粹是为了应付。我糊涂就糊涂在这里,我当时应该好好过问一下。我以为只是学院一个展览,又不是公开的大型展览,我完全没有注意。
记者:论文是谁复印的?
Y:是她主动找我要的,结果她反过来告我,完全颠倒是非。
记者:你在申报硕士点用了你同名的一位学者的文章。
Y:那次材料也不是我整理的,现在反过来全部都是我的事。我当时只是说,缺什么就补什么吧。我压根没当回事,又不是评职称,况且那样做也是为了集体利益啊。
记者:假如大家都这样岂不是乱套了?
Y:当然不好了。
“希望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学术规范”
记者:这样看来,在整件事情当中,你确实有错。
Y:我确实有错,但你说我有很大的错,我自己不承认,更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学术骗子”。
记者:为什么?
Y:我在某学院创建时,力排众议坚持要搞竞争上岗,得罪了一些人。我的存在损害了少数人的利益,我要干事,有人不干事。人谁无错,有人在挑我的刺。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制度不健全不合理,如评聘制度不合理等,以我的水平为什么不能被评为教授,为什么不可以被聘为教授。现在的学术风气不好,学校要上硕士点、博士点一定要论文数量,要论文是否核心期刊发表,这些都不合理,使得人们不得不去东拼西凑。当然,我也有急功近利的毛病。
记者:你知道造假不对,但你还是亲自做了,从你个人来说,是不是忽视政治思想、法制法纪的学习导致的呢?
Y:我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是个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将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又送我出国学习、讲学。我在国外呆过的三个大学都比较好,他们都想留我,我出于报效祖国的信仰才回来的。工作中我一直兢兢业业,当年为了筹建某大学的某学院,我没日没夜地干,寒暑假都没有休息。就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高压170,低压110,我还在上课,一个星期上11节课。医生几次给我开假单,要我休息,我都没有休息。但我与不良学术风气做斗争不够,坚持原则不够,这件事是一个教训,我也深受其害。我希望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学术规范,防微杜渐,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上的造假。
(注:刊登Y的谈话并不意味着本报全部赞同其观点)
调查
广东学术界三大怪现象
在全国一片学术打假的浪潮中,广东某大学暴露出“假教授”事件,说明广东高校并非净土。
记者随后在广东高校进行了采访。除了多年来一直呼吁学术打假的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守昌教授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他受采访专家学者都不愿意公开姓名。他们认为,这一事件只是暴露了广东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广东高校学术领域目前存在三大怪现象:
一、“官本位”表现突出。各类学校,各种职称都要向行政级别靠。高等学校分副省级学校、厅级学校、副厅级学校。教授当了校领导,如果这个学校是享受厅级待遇,那么这位教授就是厅级教授;如果哪位教授当了处长,那么他就是处级教授,于是工资、住房各种待遇都紧跟而上。不当官的广大教师,只好望“官”兴叹。这不利于高等学校良好的学术风气的形成,甚至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产生更大的学术腐败,当官的教授名利兼收,他们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做学问,只好弄虚做假,有的为出成果,巧取豪夺。某校的一位校领导,自己很少有时间做学问,但每年申报的课题一大堆,发表论文一大堆,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处处金钱开路。目前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重大缺点是“功利本位”、“金钱本位”。申报院士、申报博士点、硕士点都要花一大笔“公关费”。某校去年申请一个博士点公关费高达37万。而无限多的评奖、评“先进”,甚至申报职称都要花钱送礼。而为发论文拿职称或拿学位,一些刊物低下高贵的头,出增刊收费发论文,某学报的增刊一期平均一篇收几千元,可赚3至4万元。
三、学术规范缺失。由于我们在写作、编辑和出版等各方面都缺乏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有的人以学经商,滥发文凭;有的人抄袭剽窃;广东高校去年接连发生两起严重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某大学一位教授、系主任专著《学前教育学》,抄袭《儿童教育新论》12000字;无独有偶,某大学经管学院一位教授也在著作中剽窃国内一位著名学者的的专著多达10多万字。有的人粗制滥造,有的人买版面而发论文。有些高等学校学风极不严肃,敬业精神差,急功近利现象严重。现在当教授、当博导,比较容易,一靠关系,二靠金钱,最后才靠本事。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出现的是争名夺利、恶性竞争,而那些有权的人往往处在有利的位置,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反而吃不开。
呼吁
他律:高教改革自律:诚信原则
Y造假事件不仅在广东某大学引起了震动,也震惊了广东学术界。广东某大学的一些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学术腐败,严重败坏了学校的学术风气,应该从重处理,才有利于刹住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广东学术界一位知名专家认为,对大学校园里的学术“骗子”,不能漠视,更不能迁就,要坚决打击,同时,高校要依法治校,规范学术,加强学术风气建设,使造假者没有可乘之机。
王守昌教授认为,要杜绝高校的学术腐败,首先要加强学校的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在各专业领域建章立制,例如,对论文发表的匿名评审制,论文写作如何引用他人成果的规定,科研成果的评审制等等;加大高教改革力度,在大学校园里建立真正的聘任制度、人才流动制度和淘汰制度,取消一些达标评比活动,职称评审量化要科学;加强对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使剽窃、抄袭行为能够受到相应法律制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提倡奉献精神;从管理体制上还要提高高校教务委员会的作用,让校长在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执行校务委员会的决策,体现学者治校,并让广大教师职工在重大问题上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形成公平竞争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中山大学林锦峰教授认为,学术腐败虽然是高校中极少数人行为,但也反映了高校中诚信的缺失。现在,社会都在讲诚信,学校要在教师中加强诚信教育,教师的诚信首先是学术领域的诚信,这样为人师表的教师才能为社会诚信建设起一个示范的作用,才能教育好别人。
新闻链接
1、王铭铭事件:
根据北京大学调查,38岁的著名人类学家王铭铭在其1998年所著的《想象的异邦》一书中,剽窃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中的大量内容。去年年底,校方免除了王铭铭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同时还免除了他社会学系博导资格,并停止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同时,两年内王铭铭被剥夺招收博士生资格,尽管他还可以继续向在读博士生提供辅导。
2、近年媒体披露高校其他学术腐败事件: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黎明博士论文有严重抄袭现象。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一位博士关于美韩外交关系的博士论文通过后被指抄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某博士博士论文《论美国国际地位的历史趋向》被指抄袭。
●山东大学某博士出版的博士论文《现代化战略与模式选择》被指抄袭。
●原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国和出版的近10部法学著作,主要是靠剽窃和利用职务巧取豪夺。
●北京某重点大学副校长1996年被荷兰出版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杂志指控其与人合作发表的论文,与加拿大生物学家发表在美国《理论与应用遗传》杂志上的论文有“相似性”。
3、反腐宣言:
2001年度,针对近年来学术腐败的事件频频发生,已经危害学术的良性发展,南京大学16位年轻博导共同发表“反腐宣言”,并公开发出倡议书:坚持学术自律,严格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全力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蓄意炒作,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抄袭剽窃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还象牙塔以圣洁坦荡的本色。 |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美女大学生 让你爽翻天! ·女教师与12岁学生堕入情网 ·疑学生上课哼歌 老师重手打聋学生 ·18岁女学生诞男婴 竟瞒过家长老师 ·作业出错挨了打 毒招男孩扮鬼吓昏妈 ·湖北石首发现一明代女尸(图) ·当众撩女生裙子 家长要告中学校长 ·化妆、整容 大学女生痛并美丽着 ·体摄影师语出惊人——艺术家都是流氓(多图) ·文摘:刘少奇的六个妻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