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写意生活 > 文化教育 > 文教资讯 > 文章内容 |
|
一高中生眼中的“哈狗帮”
|
一高中生眼中的“哈狗帮”:觉得很新奇很搞笑罢了
去年底开始,一个字眼多次出现在《中国青年报》上:哈狗帮。从最初的记者报道,到最近的专家学者的评论,无一不是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直到3月1日“青年话题”刊登一篇《“玩爽”的文化垃圾潮———解析“哈狗帮”现象》,才让人觉得说得比较中肯。但是看到现在,说话的都是一些大人,而我作为一个听过“哈狗帮”音乐的高中生,觉得也有必要说几句话。
听到这个名词是在上个学期,班里一些男同学凑钱买来一张“哈狗帮”的CD,一群人下课时围在教室后面轮流听,听过的人无一不是大笑不止,于是我也挤进去听了一首同学们“首推”的主打歌,听了一半就忍不住笑起来。请不要以为我们这些学生都很赞同歌中所唱的粗口,恰恰相反,我和同学们没有一个把他们唱的东西当成一回事。我们笑的原因,只不过是歌中所唱的东西是我们在其他歌曲中没有听到过的,让我们觉得很新奇,很搞笑罢了,但仅仅限于搞笑和新奇而已。其实在我们的眼中,“哈狗帮”只不过算是课间的消遣、娱乐,借助一笑来缓解高三学习的压力,谁也没有在其他场合公开地说其中的粗口。
我的同学们在哈了一个星期的“哈狗帮”之后,对它的谈论也就渐渐少了起来,然后,那张CD也就不知去向了,再也没什么人提起。于是一切恢复正常,原来听流行歌曲的还听流行歌曲,原来听古典音乐的继续听古典音乐。“哈狗帮”在我们班级的兴起和衰亡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绝大多数中学生是有着自己的是非观的,非主流文化的东西可能在中学生之间流行一时,但绝不可能长久地流行。
在大人们看来,一样事物只要是在学生中很流行,有很多人去尝试,那么就必定是很受学生的欢迎和喜欢。他们喜欢把自己对一件新新事物的判断强加给青年人。但是他们忘了,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于新鲜事物他们总是有胆量去尝试的,在尝试过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去判断这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如果好,他们自然会接受;如果不好,也自然会摒弃。这样得到的判断往往比大人们强加给青年人的更有效。
还有大人们说“哈狗帮”的歌曲中充满了色情和脏话。但事实上,我现在回忆一下那时听到的歌曲内容,能和色情沾边的东西也就是一夜情和性。我想在一个开放的年代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那些日剧和韩剧中并不少见,在《玩》文中提到的美女作家的小说中肯定也不会少,而某些大人谈性色变的表现实在让人感到有些神经过敏。至于脏话,正如《玩》文中所说的,“哈狗帮”中的那些所谓脏话也不是脏得从来没有人听到过。所以说,“哈狗帮”的音乐只不过是源于社会高于社会(如果这也能叫做艺术的话),是生活中的一些垃圾的新的表现形式罢了。如果大人们想要在中学生中间禁止这样的东西,请先反省一下自身或者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什么吧! |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助学贷款难回 “赖帐”学生将上黑名单 ·羞答答的“性课”火热热地上(图) ·委员魏明伦痛斥“小燕子”现象(图) ·用人单位催得紧 大四学生已上班 ·聋女如何创出奇迹的?(组图) ·19岁学生独创三国象棋 一炮能将两家军(图) ·和脑瘫爸爸生活 10岁孩子说话走调(图) ·14岁少女被强暴追踪:今重返校园(图) ·女硕士 从“二奶”到“三陪女” ·受伤黑熊致刘海洋的一封公开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