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时尚 > 闲品百味 > 综合专题 > 文章内容 |
香港艺人患“疯狗症”(图)
|
最近媒体纷纷炒作“王、锋、芝”恋事,艺人被“咬”,甚至情绪失控,患上“疯狗症”,都因“狗仔队”的无孔不入,紧盯艺人私秘生活而起。
1990年创办《壹周刊》的黎智英,成立“狗仔队”,将外国狗仔队跟踪采访方式引进香港,在影艺界引起阵阵震撼。物物相克,他自己也被“狗仔队”盯上……
香港《壹周刊》自1990创刊后,成立了一批嗅觉极其敏锐的娱乐“狗仔队”,但凡稍微有些知名度的艺人,都难逃“狗眼”。狗仔队厉害(或成功)的地方是它们就像饥饿的街犬——打死不走。只要耐心驻守,肯定有所“收获”,艺人大喊隐私被侵略。
艺人开始从“怕狗”、“恐狗”甚至以“打狗”,但张柏芝最后还是难以顶受“狗仔军队”的压力,在众目睽睽下歇斯底里、情绪崩溃,患上了严重“疯狗症”。
艺人怕狗、防狗的反应和方法林林总总,像黎明就花了97万港币(约19万4000新元)在香港的歌迷会所的正门、侧门、停车场外及街角都安置了闭路电视,他最近更是一掷千金买下“防狗”保姆车;谢霆锋声称,完全是为了躲避狗仔队才被迫超速驾驶;狗仔队跑进家中偷拍,陈小春一怒之下掐住狗脖子,险些就要挥拳回敬;张曼玉出道十多年饱受狗仔队跟踪,她认为狗仔队消极的追踪,对她造成精神折磨远胜形体上的伤害;狗仔队拍到梁咏琪从郑伊健家中走出来,两人恋情正式曝光……
两年前,香港法改会建议,将骚扰行为改为刑事罪,对方如对某人做出一连串惊恐或困扰行为,便可起诉,并最高坐牢两年。狗仔队侦察式的摄影和报道方式,也都会可能会惹上牢狱之灾。
当时建议一出,直接被狗仔队狂追的香港艺人,十之八九举双手赞成,其中就包括张曼玉和郑伊健,郭富城和容祖儿等艺人亦都赞成例法保障艺人隐私。不过,也有艺人认为立法阻止狗仔队,将会是新闻自由的大倒退,因此到目前为止这项立法“打狗”的建议,仍有很大争议空间,尚未落实。
香港艺人被狗仔队咬,齐齐患上“疯狗症”。
这次“王、锋、芝”(王菲、谢霆锋、张柏芝)恋事件炒作,大家难免要将矛头指向让艺人们闻之丧胆的香港媒体土产——“狗仔队”。
照搬外国狗仔队方式
香港“狗仔队”由香港媒体大亨人物黎智英在1990年创办《壹周刊》时,将外国狗仔队跟踪偷拍采访方式照搬过来。黎智英本身就很富传奇性,他12岁从中国偷渡到香港,没受多少教育的他,在香港街头卖香烟找饭吃,到开设佐丹奴(Giordano)连锁服装店,最后创办《壹周刊》、《苹果日报》等成功企业。
“狗仔队”杀手锏是从来不把重点放在艺人演艺事业、内心性格,也不相信深度报道和分析,着眼点主要是艺人的私秘及感情生活。狗仔队的名训是:“其他放两边,绯闻摆中间”。
黎智英成立“狗仔队”的原因是:“原先是因为娱乐界把媒体当传声筒,我们要拿出证据,就开始用这个方法。”结果用着用着,杂志、报章销售量大增,就连其他媒体也竞相跟风,“狗仔队”风潮开始在香港卷起。
打狗也难逃被狗咬
《壹周刊》登陆台湾,激起吴宗宪等娱乐圈大哥揭竿起义高喊“打狗”,但他本身也难逃被狗咬厄运,已婚生子的内幕被狗仔队爆出来,连吴宗宪也拿狗没办法。“狗仔队”消息多主要是他们养的“线民”多。《壹》在台湾宣传口号更是开张名目标榜“偷窥”。
几年下来,黎智英旗下的媒体多次揭发名人、艺人负面新闻和丑闻,得罪了很多人。他说,他去参加朋友葬礼,人多大人物都去了,但才一坐下来,左右前后的人都走开去。
黎智英说,他原本没想要办报纸,不过在1994年及1995年,他看到很多媒体都开始自我审查(Self Censor),所以就觉得有机会。他说:“人家怕,我不怕,我就一定会成功……杂志不是每个人都买,所以必须引起很大的争议和趣味性。”
办媒体只为赚钱
黎智英办媒体只有一个单纯目的,就是赚钱。他说自己连生意人都称不上,纯粹是赚钱人。
为了能站在消息最前线,黎智英死扣媒体工作所须的“快、准、狠”,但他却也同时付出了一定代价。他说:“媒体很难做,要像我这样无情无义的人才可以做。”
继《壹周刊》之后,《苹果日报》将在明年4、5月登陆台湾,到时,嗅觉灵敏又惹人嫌恶的“狗仔队”,势必又要让台湾娱乐圈和政坛一片鸡飞“狗”走。
不过,黎智英办杂志报章,成立狗仔队,已经有最坏打算。
香港《苹果》创刊广告里就写着:“遭万箭穿身,仍气定神闲地啖一颗苹果。”
张柏芝情绪决堤是感情所累或媒体压力
翻了翻新闻检索,打“张柏芝”3个字,竟然发现短短几个月,她几乎是天天有新闻见报。
娱乐圈竞争激烈,半红不黑艺人或许恨不得正面、负面新闻,通通上报增加曝光率。然而甲之糖霜,已之砒霜,上星期五(5日)于香港青衣城举行的新专辑签名会上,平时爱笑脸迎人的张柏芝,终于崩溃。总给人刚毅印象的张柏芝,在数百名歌迷及记者媒体面前,情绪失控,3度落泪,陷入歇斯底里状态。
在媒体眼中,初出道的张柏芝年纪轻轻就已经很“世界女”(有社会历练),应对媒体自有一套。不过,这个应付媒体一向游刃有余的“世界女”,最近却因“王锋恋”复合、“锋芝恋”破裂等新闻,而搞得多次情绪失控。
今年5月底,香港媒体报道指张柏芝失眠、厌食两个月,体重锐减至剩下40公斤;她7月1日在马来西亚拍广告时也向媒体透露,自己曾经精神崩溃入住医院,还在病房里大哭以发泄悲伤情绪;7月4日香港媒体在电影《绝世好B》外景现场访问张柏芝时,发现她右脸颊肌肉失控抽搐;7月5日当天,她更是在专辑签名会上3度失控狂喊痛哭。
张柏芝情绪决堤,究竟是感情所累,还是媒体压力所致?
日前接受香港电台访问,张柏芝坦言,近来被媒体日夜追访加上连连负面新闻,除了导致她情绪失控爱发脾气之外,还萌生退出娱乐圈念头。
她说:“我对不起家人,他们要跟我一起承受这么多。我曾经负气想过不要做,一走了之逃避现实。爸爸安慰我说‘不做就不做喽,大不了大屋搬小屋。我现在所享受的也都是你给我,一起承担喽’。”张柏芝说,她当时就抱着爸爸跪在地上狂喊,放声痛哭了。
娱乐负面新闻常客
自去年11月与陈晓东的“东芝恋”破裂消息传出后,张柏芝新闻如排山倒海般,成为香港报章、杂志娱乐版“常客”。
1月4日张柏芝为无线电视“慈善星光仁济夜”表演亡命飞车,结果脊椎受伤。这时,香港媒体“揭发”了“王锋恋”岌岌可危,之后,香港狗仔队逮到谢霆锋深夜到医院探访,引发“谢霆锋乘虚(东芝恋破裂)而入”以及两人患难见真情等传闻。不久后两人被媒体拍到在马来西亚拍广告时“甜如蜜”照片,“锋芝恋”喧嚣尘上。
“锋芝恋”维持没多久,就闹出谢霆锋撞车“顶包”案,经“高人”指导,王菲有助他的事业,张柏芝则恰好相反,因此这段感情又有了峰回路转发展,“王锋恋”似乎死灰复燃,“锋芝恋”落得分手下场。
“王、峰、芝”这段三角感情纠葛比连续剧还复杂精彩。
当然,想像力丰富的媒体自然为事件添加催化剂、附加剂和调味剂,连编带导炒得越热烘烘越好,以应付激烈的媒体竞争。
这是艺人与媒体之间存在的微妙基本供求定律。
其实,现代人感情多变,一脚踏多船、三两天换画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实在不是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事。错就错在这感情纠葛发生在艺人身上,艺人是娱乐商品,经纪公司、唱片公司是负责销售艺人的商家,其中一个最好的销售方法就是透过媒体宣传,制造新闻。
不过,很多时候“商品”本身也很无奈和不由自主,谢霆锋和张柏芝只是其中的例子。
张柏芝小履历
“锋芝恋”女主角张柏芝从小生长在破碎家庭,自小就寄养在姨妈家中。
张柏芝父亲和母亲意见不和,两人经常争拗不休,最后离婚收场。张柏芝母亲不断改嫁,一手带大4个孩子,经常郁郁寡欢,情绪很不稳定。张柏芝的姐弟,都是同母异父所生,由于父母离异,不是在完整家庭长大的张柏芝,十三四岁就只身飞往澳洲半工半读,早上到酒楼当点心妹,晚上则在马来餐馆当侍应生。
19岁的张柏芝从澳洲回香港拍一支柠檬茶广告,被娱乐圈人士发掘,就此踏入娱乐圈,短短一年内拍摄了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和担正角演出《星愿》。
张柏芝电影接了一部又一部,广告约也陆续不断,她把所赚来的每分钱全都给了妈妈,让家人买大房子住得舒服一点。
或许因为母女情深,张妈妈7月5日到签名会上给女儿意外惊喜,才会引来她一时感触而失控落泪。
|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世界杯10大幸福生活——精彩推荐 ·历数歌坛十大骨感美女(组图) ·北京的幸福生活……——推荐 ·谁是日剧女王(组图) ·经典的女人们(组图) ·笑笑笑:港产六大电视喜剧回顾 ·新新性感(组图) ·泣不成声的10部电影(组图) ·办公室之忍无可忍(图)----精彩推荐 ·改变人生的10本童话(附图)
|
|
|
|